Did you know that you can navigate the posts by swiping left and right?

change

19 Jan 2016 . mind . Comments #reading #psychology

> 探索未知,固然勇敢,质疑已知,更需勇气! ——Kaspar

改变: 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梗概

《改变》这是一本论说型书籍,作者是

- Paul Watzlawick, 
- John.H.Weakland 
- Richard Fisch. 

他们是 Standford University 医学院精神病与行为科学系临床教授、Palo Alto 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下 Brief Therapy Center的创始人与研究人员。

本书主题

- 问题如何产生
- 问题如何持续存在
- 问题如何得以解决

本书主要探索

> 相当普遍的人类事务中的『变与不变』,以及在问题**形成**和**解决**中所扮演角色的**问题**。其重点在于探究一种悖论的现象:遵循常理和『合乎逻辑』的行为导致失败,而『不合逻辑』与『非理性』的行动,反而使形势的变化如其所愿。

本书主要目的

> 在于提出作者的概括性观点和结论,文中不会追溯达成这些结论所走过的历程。

本书大纲:其内容顺序是由抽象概念推进到具体实例的讨论

1. 『变与不变』:抽象层次上关于『改变』的理论
	- C1 理论观点:群论(the Theory of Groups) + 逻辑类型理论(the Theory of Logical Types)
	- C2 实践观点:举例说明上面两种理论如何实际运用在所讨论的主题上
2. 问题的形成:探讨在『变』和『不变』的相互依存关系中引发的『问题形成的各个关系难点
	- C3 原地踏步 或当解决之道变成问题
	- C4 可怕的简化
	- C5 乌托邦症候群 
	- C6 悖论
3. 问题的解决:讨论如何解决
	- C7 第二序改变
	- C8 重新框定的艺术
	- C9	改变的实践
	- C10 实例
4. 展望:开阔的视野

译者夏林清的阅读本书建议

- 不要试图在书中找到一帖可以立即采用的药方
- 尝试去训练自己捕捉某个互动的过程,回想关系脉络中发生了『What』,『How 』it happend,而非事后解释『Why』
- 书中『问题』形成的观点与自己的经验对话,区分『事实』以及关于『事实的前提』

上面的建议有帮助,理解到改变,知行合一,这是一个过程。趋势如 sigmoid函数图形形式,而不要指望脉冲函数形式。

人好归因,而归的因常常又是错误的。

另外:

- 改变 指出人类经验中有关『变』和『不变』间关系的知识,打开其分辨『系统层次』和看见『功能作用』的眼睛(Q到底是什么功能作用?)
- 改变一书中的『停止无效旧行为』和『重新框定』的意识被行动科学、组织学习与反映实践所承接。

总而言之,作者认为

> 对于问题形成和问题解决『变与不变』的基本观点,可以应用到各种人类问题的范畴。  
> 人类行为的世界最需要的正是我们以理解与技术去进一步审视它!

我的目标

- 理解文章作者讨论的主题, 不求百分百
- 和自己的经验对话,可否运用到自己真实的问题中,慢慢改变

扩展阅读

行动科学的专题包
教聪明人学会学习


1 变与不变

本篇架构-『变与不变』

* 理论观点
	- 架构1 群论 第一序改变
		+ 成员
		+ 组合
		+ 恒等成员
		+ 相反成员
	- 架构2 逻辑类型理论 第二序改变
		+ 成员:整体的组成元素
		+ 种类:整体本身
		> 种类和成员不是一个层次
* 实践观点:用实例来解释上述2个理论观点

今天阅读第一篇的内容,主要关于『变与不变』的2个理论,及其从实践的角度来解释理论。作者从他们的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对于问题的解决观点,并求助于数理逻辑领域中的理论的。看完前2章内容,将数学领域的理论运用与心理行为治疗,也真是够跨领域的!

group

看群论的数学定义,作者的理论将属性1Closure 改为 Members 了. 作者引入数理理论,似乎也给定了一个框架,按着框架来解释,似乎有事后解释的味道。不过,作者也说了只是一种模拟来进行例证。

提出的2序改变可接纳:

- 第一序改变(1st-order change):系统内的改变
- 第二序改变(2nd-order change):跳出系统的改变,另一系统层次的改变

第一序改变作为1阶改变,是系统内的变化,还是在同一系统中,是Closed。 而第二序改变作为2阶改变,是跳出系统,跳出框架的改变。如求导数一样,我要求2阶导数,而求了1阶导数,当然不行。

那么如何跳出一个系统,引发第2序改变呢?在我看来需要理性大脑,理性思考,安装正确的心智程序,可参考《超越智商》,另外看后面作者如何讨论。

扩展阅读

Group
group theory
《超越智商》


2 问题的形成

  • 当解决方案成为问题
  • 可怕的简化
  • 乌托邦症候群
  • 悖论

2.1 当解决方案成为问题 More of the Same or when the solution becomes the problem

在第3章中,作者主要讲述一些问题采用的解决方案反而严重地制造问题,例子如禁酒,贪污,走私等。就如群的特性4,习惯上,一个问题是朝着这个方向的,而我只有朝着相反的方向似乎就能解决问题了,不然!还是系统内的改变,问题依然存在,有时会更严重。另外作者将所讨论的『问题』下了定义,先解释困难,然后是问题,对两者进行区分。

困难 difficulties: 一种不可欲的状态,可通过一般的行动来解决,不必运用解决问题的特殊技巧。
问题 problems: 因为困难处理不当而造成的僵局、停顿、死结。

困难就是:我可想的状态,可以通过一般的行动就能达到的。

例子1:之前学习python编程对我而言是有困难的,但是我参加了開智的Py课程,立即使用python去coding或是,学习python编程就不困难了。要是我想学python编程,却一直在看各种资料却不立即去coding,那么我学习python编程就成为了一个问题。又如我本科时自学C,看所谓的名师高手谭某某的教程,却没有立即使用C去编程,我学C就成了问题。或许我会说,我只为了拿一张证书罢了,那更成了一个问题。

例子2:完成我的论文,是我所想的,虽然有点困难,如果我立即采取行动,困难就不会成为问题,而如果我一直拖着不立即采取行动,那么这个论文就会成为我的问题。

作者提到问题3类处理不当的方式

a. 应当有所行动,但无人采取行动;(如我应当立即使用C来coding去掌握c编程的;没有立即coding) b. 不应当采取行动,却采取了行动; c. 在错误的层次上采取行动。(如我学C编程,却只看理论教程去了,应该立即coding,花了太多时间学习那些不是特别需要的东西上)

2.2可怕的简化

看到这章,我想到了 超越智商 一书中提到的认知吝啬鬼、框架效应(类似之前的9点问题)和锚定效应。大脑倾向节省认知资源,那么考虑问题,容易简化和受框架和锚(背后暗藏)的影响。

昨天阅读了3-4章,今天做笔记,增加提取的难度。 目前进度:第5章看完,乌托邦症候群后面到底乱七八糟地在讲什么?

2.3 乌托邦症候群 The Utopia Syndrome

本章主要讲述了乌托邦主义引发的行为,乌托邦症候群,以及可能的三种形态:

> 1 内射式 introjective,乌托邦式的目标没有达成,患者只怪自己的无能。问题都出在我自己身上。
> 2 第二种类型的人,并未因为没有能力实现乌托邦式的改变责备自己,反而会沉溺于一种比较无害的、几乎是儿戏的拖拉之中。(那些永远的学生、完美主义者,以及每次在成功前开小差的人,是最好的例子)
> 3 投射式 projective,问题永远出在别人身上,总想着法子去说服别人自己认为是“真理”的真理。
> 乌托邦症候群的诸多共通点是,患者认为他们所根据的前提比现实还要真实。而不想想这个前提是否对了。

关于之后的论述,涉及知识量太多,无法一下子理解。

对于乌托邦主义者:

解决问题的企图本身,才是问题的所在!

越改变越成为问题,因为没第二序改变。

总之,问题还是因为没有跳出自己预设的框架,还是以第一序的改变企图达到第二序的改变。

2.4 悖论

艾舍尔的视觉悖论

A: 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是说谎者。 — Epimendies 克里特岛人

以上是语言上的悖论,如果我相信 Epimendies 所说的上面这句话,就会陷入一个悖论中:

if A == True:
	then Epimendies is lying

if Epimendies is lying:
	then A == False 

这就如艾舍尔的画作产生的视觉悖论一样,一直在一个循环中,还无止境。无法解决问题,还是在原定踏步。

本章主要讲的就是悖论在人实际行为中的影响,在实际中,人们有时会在无意中制造悖论,行为中的悖论。具体的关于悖论的实质和效果可参考作者Watzlawick的另一本书 Pragmatic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 study of interactional patterns, pathologies, and paradoxes

在这里作者简单介绍沟通时所交换的信息,其结构如果和传统形式逻辑的悖论完全相同,即会出现一种令人进退维谷的困境。如自动自发一点!的例子:

- 你应该这么做
- 你应该自己想要去读书
- 失眠,越想入睡,就越无法入睡,继续失眠等

读下来,在我看来,就是以自己的意愿来强迫别人去做,效果反而更差。如果是语言沟通上的问题咯,那还得懂得沟通!

这周末在我姐家,她有个28个月大的儿子这么大的幼儿肯定不怎么懂事,而且很是调皮,喜欢乱扔东西,每次扔就喊着宝宝不要扔这个,但是孩子偏偏就不听,一直扔,实在没办法了,姐姐就拿出杀手锏:『宝宝再扔,我就去拿菜刀砍宝宝手了』,当然这是吓唬的,然而宝宝就不扔了,但是还是制止不了其扔。孩子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样引导还是没有用,问题就出在,大人以大人的角度在看,认为『宝宝在扔东西』,而在宝宝看来,这只是好玩而已,大人无须大惊小怪,越是给予他更多的关注『不要扔』,他越是要扔。而不在同一层次上思考,是不会解决该问题的。若不去给予他关注,或许扔了一会儿,孩子自觉无趣就不扔了。这也算不上什么悖论,只是一时看到,想写下来。

另外,最近一段时间,和母亲在沟通上产生问题,关系有点紧张,母亲是以自动自发式的沟通方式在和我沟通,而我一般都是抵抗,不按她的话而来的,从而关系紧张。看来,我得以另外一种方式回应,不要在意她的自动自发式的言语

一般而言,人们常常在试图克服困难时反而无意中制造了悖论。

但是,若我不是观众,如何解决无意中制造的悖论。我又不是God。

阅读到这里,我发现自己似乎还在寻找一个真理来改变自己,而我现在所读的书,未必是真理。

我还是当此书如故事书来看!


P3 问题的解决 Problem Resolution

  • 第二序改变
    • 重新框定的艺术(4个原则之一)
  • 改变的实践
  • 实例

3.1 第二序改变

本章主要首先通过4个案例来引出问题的解决之道——第二序改变,不在跳出系统,跃升到更高的逻辑层次去思考解决之道,之后讲述第二序改变的4个原则,前2个原则在前都讨论过,在本章中详述了第3个原则(解决方法是处理问题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第4个原则(重定框架原则)留在了一章论述。

首先的4个案例 解决行动
幼儿园女孩 母亲有事让朋友送,朋友直接离开女孩
夫妻性问题 在朋友处同卧两面靠墙的床
中年男子的广场恐惧症 去一处自杀而突然不觉恐惧并不再恐惧
指挥官-暴民问题 不是暴民的请尽快离开

以上案例中的引发问题解决的关键决定性行动都是直接应对困难本身,而不是讨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

第二序改变的4个原则

1 应用范畴针对的是第一序改变中的问题解决方案; 2 方法往往出乎意料、不可思议,而且超乎常理;(第2章 实践的观点 中已经讲过) 3 解决方法是处理此时此地(here & now)的情景,直接处理问题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 4 第二序改变的方法是让问题情境超脱人们在尝试解决问题时所掉入的悖论纠结的陷阱,并将问题置于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框架中(9点问题的解决方法)。

主要讨论的第3个原则:不要问那么问题的为什么,而是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二战时某军俘获的黑箱系统,一个个尝试实践去搞通是什么,而不去探究为什么。讲述下来,在人际方面,更多还是语言沟通的问题,怎么说看来很重要。比如里面所用的类似『正话反说』或稍微留点余地等

你不必完全信任我或把任何事情告诉我(缓刑辅导员)

总之,不要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分世界中,然后,不要问为什么,只有去关乎是什么,要记得跳出问题背后隐藏的框架,在新的维度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那就以上帝的视角看问题,得,我都去看bible先!嗯!

重新框定

本章主要讲述第二序改变的第3个原则(重新框定)的理论理论背景以及使用困惑技巧来达到第二序改变。

重新框定是指将人们赖以理解或经验某种情境的概念于情绪的假设或观点,改变为另一组同样也能“符合事实”(甚至更好)的设定,经过这一转换,该情境对人们的意义伊全然改变。

抽象的说法:

重新框定强调将一个客观(事物)的种类成员改变成另一个相等有效的种类成员。(注:事物包括事件、情境、人们之间的关系、行为模式等等)

哲学家 Epictetus说:

不是事情本身令我们困扰,而是我们所持的关于事情的意见在困扰我们。

也就是:

任何意见(或是所赋予的意义、观点)是对该意见或观点这一个体的后设层次,亦即另一较高的逻辑层次。

思维,看问题维度的问题。有人看待问题,思维是一维的,有人是高维的,有些时候,高维度看问题,就不在是问题了。

重新框定的理论背景,看得我一愣一愣,不知所云。

不过,书中提到困惑是达成第二序改变的重要步骤。

记得使用困惑技巧,如现在是2点10分的例子等。似乎是思维的游戏,语言的游戏,行动的游戏,或许还是人性的游戏。

3.2 实践改变

本章主要讲述在实际处理人类问题时,如何善加利用之前所提的问题解决的原则。作者遵循前述的原则,形成四个步骤的问题解决程序,虽然在解决问题时,有时会失败,但有关改变的理论性原则可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四个步骤:

1 以具体词语清楚地界定问题;
2 探究到目前为止已企图使用过的解决对策;
3 请清晰定义想要达成的具体改变,而不是笼统的,泛泛而模糊的;
4 形成与执行一个能产生这一改变的计划。

看到前两项,不知不觉就想到之前Py课程中大妈ZQ在开课时就强调的学会提问,问一个好问题——清晰地界定问题,表述好问题,首先是对自个儿;然后在向他人提问的时候,到目前为止,我自个儿做了哪些尝试,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将这些一个个list出来;然后自个儿在review一个自个儿的问题,表述有没有清晰了,也就是是不是一个好问题了。

而后两项呢,想到了在大妈的公开课之后,要求48h内提交笔记,针对所讲的,list 打动自己的top 3点,自己的问题,如何具体的改变,如何改进。嗯,我想大妈或许就利用了改变中的原则。嗯哼!都是相通的。

第3-4个步骤,我记得在《程序员的思维修炼》(SMART目标)和《成功、动机和目标》中也有类似的提及。一个可执行的改变计划是必须的。

3.3 改变中的实例

人类冲突情景中,事物愈变愈不变。 Vice verse

嗯哼,失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

本章主要是作者在精简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改变的案例。 其中一个学习问题的案例,或许对我这样一个完美主义者有帮助。一个研究生提交报告拖延的问题,解决方案:1 按自己的方式写报告 2 努力写一篇刚好达到及格水平的报告,然后给导师评审。结果是方案2的结果(B)比1的(C)要好。那么给我什么启发?我在自己的研究论文中,也一直想着完美,然后造成一种类似那个研究生的拖延的状态,那么我也可以试着选择方案2,先按着及格,将论文写好再说。

另外一个启发,就是我的母亲和我会话问题,每次她说的话,我都嫌唠叨,嗯,我自己有压力,情绪控制不好,碰上母亲的更年期,然后最近几乎每次对话都有有冲突,我可以选择“困惑技巧”来转移将要产生的冲突。 我尝试过自己去找茬,没用!不过,最后还是要提醒自己,林前13:4-8:

13:4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13:5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13:6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13:7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13:8 爱是永不止息。

嗯,去实践改变。


改变的终了

一粒麦子

一粒麦子 它若不落在地里死了 不论过了多少时候 它仍旧是它自己 他若愿意 让自己被掩埋被用尽 就必结出许多籽粒 经历生命的奇迹——一粒麦子

将改变的案例再读了一次,作者的理论:

只要当事人和治疗者同时处于当事人所设定的框架中,『问题』一定会一直持续不变的。

改变的实例,都是生活中的案例,而改变的理论也是从实践中慢慢总结出来的,从个别到一般,形成了改变的理论,虽然不是那么的严谨,但是有很多的可取之处。它也成为『行动科学』的启蒙作品。

从经验中总结得来的,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一个人,在真正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改变。嗯哼,我也就要跳出预设的框架,以“上帝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及其思索解决之道。大多数时候,我的问题,往往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想改变,只能靠着自己,而作为人的我,往往又会骄傲,会懒惰,而使得改变不容易。但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就不会结出许多籽粒的

问题的解决,需要智慧,智慧的言语和智慧的行动。还记得所罗门的审断疑案:

同住的两个妓女各自有一个孩子,两孩子相差3日。一个夜里,妓女A意外地压死了她的孩子,就趁着黑夜夺了妓女B的孩子,还死活不承认。最后闹到了所罗门王那里,所罗门王的解决方法是把那活着的孩子给劈成两半,一人一半。活孩子的母亲(妓女 B)就放弃了争夺,把孩子让给了A。所罗门按着妓女B的反应,判断活孩子的母亲就是B。

跳出预设的框架,不是一下子就能跳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智慧需慢慢积累,光靠理论无用,还得我自己在生活中去探索。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如那一粒麦子,落入地里死了,再去结出许多子粒。

最终,还是自身的问题。寻找真理,又错把谬误当真理。

PPS

Tuesday, 19. January 2016 03:55PM 2:25-3:50 使用Ubuntu14.04 中的XHE 双拼打字的 不太熟练 Wednesday, 20. January 2016 05:07PM part1

  1. January 2016 part2(3-4章)
    Friday, 22. January 2016 10:17PM chapter 5 Sunday, 24. January 2016 03:39PM chpter 6 悖论 Friday, 29. January 2016 11:40PM done
推荐到豆瓣